出口平穩(wěn)向好進口潛力釋放 茶葉貿易收獲更大發(fā)展空間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出口平穩(wěn)向好進口潛力釋放 茶葉貿易收獲更大發(fā)展空間

近年來,在各方的共同推動下,中國茶葉進出口總體穩(wěn)中有進,規(guī)模連攀新高。

量增價漲 茶葉出口大國地位更穩(wěn)固

據海關統(tǒng)計,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量36.5萬噸,同比增長2.7%;出口金額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同期,中國茶葉進口量3.55萬噸,同比增長19.1%;進口金額1.8億美元,同比增長19.4%。

從數據看,中國茶葉出口量增價漲,出口金額增幅近4倍于出口數量增幅,茶葉出口大國地位進一步穩(wěn)固。國內消費升級亦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帶動茶葉進口快速增長。

2018年,中國的綠茶、烏龍茶、花茶和普洱茶出口均有增長。"其中,綠茶出口依然強勁,出口量30.3萬噸,同比增長3%;出口金額12.2億美元,同比增長7.9%,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占中國茶葉出口的83%和69%。"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表示,受國內生產成本持續(xù)上漲影響,除普洱茶外,綠茶、紅茶、烏龍茶和花茶的出口均價有不同程度提高,拉動茶葉出口總額快速增長。

國內茶葉安全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國際市場綠茶消費升溫為中國茶葉出口穩(wěn)定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來,中國政府主管部門不斷強化茶葉質量安全管理,各產區(qū)加快實施綠色生產模式,積極創(chuàng)建高標準生態(tài)茶園,質量安全貫穿于從茶葉生產、加工到商品茶包裝銷售的全過程,茶葉安全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為茶葉擴大出口夯實了基礎。"于露指出,國際茶葉消費市場更趨多元。盡管紅茶仍占據世界茶葉消費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隨著國外消費者對綠茶、特色保健茶功效認知的不斷提升,綠茶消費升溫帶動茶葉貿易持續(xù)增長。

在進口方面,國內消費者對以紅茶為原料調制的各種茶飲料和袋泡茶的青睞帶動紅茶進口增長。2018年,中國進口紅茶3萬噸,同比增長16%,占進口總量的83.3%;進口金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4%。2014年~?2018年,中國茶葉進口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進口金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7%。中國日益成為其他茶葉出口國重點關注的新興市場。

市場多元 "一帶一路"貿易潛力凸顯

在出口量價再上新臺階的同時,中國茶葉出口市場亦多點開花。來自食土商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至128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對非洲和亞洲這前兩大出口市場的出口量穩(wěn)步增長,分別達20萬噸和9.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和3.1%。

值得關注的是,"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互聯互通緊密了沿線各國的經貿合作,也為茶葉貿易創(chuàng)造了新的合作機遇。2018年,中國茶葉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出口9萬噸,同比增長2.1%;對東盟國家出口1.8萬噸,同比增長10.8%。

"一帶一路"沿線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波蘭、哈薩克斯坦、印度、土耳其等都是傳統(tǒng)茶葉消費大國。這些地區(qū)大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普遍處于經濟發(fā)展的上升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地消費者對茶葉品質的追求定將進一步提升,茶葉產業(yè)鏈升級和茶葉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在多邊、雙邊貿易合作機制外,次區(qū)域合作、經濟走廊、產業(yè)園區(qū)、政策對接、博覽會等多元合作機制為"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搭建了制度平臺。這些貿易合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沿線各國的茶葉貿易合作提供機制保障,進而降低各國之間的貿易壁壘,有效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及亞洲的茶葉流通。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加速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鐵路、公路、港口、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互聯互通。這不僅帶動了資金、技術、產能的輸出,也為沿線國家開展貿易合作降低了成本,提供了契機,為各國茶葉企業(yè)拓展沿線國家市場提供了便利和機遇。

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機遇遠不止于此。于露指出,隨著各國人民對健康理念和茶葉健康屬性的認識和了解,茶葉消費需求將會持續(xù)增長。同時,科技等創(chuàng)新手段的運用將不斷提高茶葉品質,豐富茶葉品種,使茶葉的多重內涵得以充分發(fā)揮,各國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貿易壁壘的逐步減少也將推動茶葉貿易的蓬勃發(fā)展。為充分把握茶葉產業(yè)的發(fā)展機遇,相關各方應更加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農藥,做好生物防控,保障茶葉安全生產,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并注重對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偏好的研究,在營銷策略上下功夫,以更好地體現茶葉價值,拉動茶葉消費增長。

轉自:國際商報?記者?湯莉